聚焦新课标 践行知识分类下的学生思维发展教学研究
——记信息科技教研课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建立好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内容间的关系,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和情境素材,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科内容、设计学习活动、开展课堂教学、进行学习评价,环环紧扣,使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化,可培养、可干预、可评价。为此,太仓市高新区第二小学信息科技备课组进行了实践与探究:
2023年11月29日,综合学科教师集中在三(4)班,由冯心纯老师执教信息科技课《身边的数字设备》。冯老师以郑和下西洋这一故事情境,共话古今变迁,与学生共同探究航海的秘密,感受航海设备的发展。通过古今信息呈现和传递的不同方式,归纳总结出数字设备的概念及特征。学生通过想一想、找一找、做一做等环节在体验中感受数字设备带来的感受与便捷之处,尝试运用数字设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以致用。
朱逸飞老师执教三2班《规范使用数字设备》一课,为《身边的数字设备》后一节课。朱老师从地铁的数字设备使用规范入手,引导学生在公共场合要遵守规定和秩序,引出今天的主题。朱老师的课堂中以学生生活基础为基,关联身边数字设备,深化数字设备的概念,引导学生能够以规范的方式使用数字设备,加强了学生的信息责任意识。通过这节课,学生的信息思维得到了提升,相信在今后遇到未知的数字设备也能厚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数字设备带来了数字身份的重要性,随之也产生了新的社会秩序,这对培养学生的在线安全意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相信两位老师定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实践于日常的教学活动,积极探索科技并重的教学新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