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学习 我们在行动 ——高新区二小新课标学习第11期活动(语文)

作者: 时间:2023-09-19 点击数:

新课标是一根“指挥棒”,理解了,就会有美妙的乐章。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正确学习理解新课标的内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和育人质量。2023年9月19日下午,高新区二小的语文老师们开展了新课标的学习交流活动。

本次活动,老师们在线学习了语文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的讲座《思辨性阅读的思考与探索》。

孙老师的讲座从思辨性阅读的内涵与价值谈起,让老师们对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并结合具体课例讲述了思辨性阅读的实践途径,深入浅出、有理有据。最后,向老师们明确了实施思辨性阅读的重要条件,让老师们眼前一亮、豁然开朗。

学习讲座之后,各个备课组的老师们分组进行了讨论,并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会。

王美琴:听了孙双金老师的讲座,我明白了实施思辨性的阅读,教师要学会细读文本,课堂上应对文本关键处“咬文嚼字”“吹毛求疵”,挑起文本和生活之间的矛盾,同时还要对文本原有的观点进行思辨。

丁佳佳:孙老师的讲座从概念入手,阐述了思辨、思辨能力、思辨性阅读的含义。接下用具体事例解释了他思辨性阅读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参考。最后,指点我们教师如何实施思辨性阅读。理论结合实践,十分实用。

杨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鉴赏能力,从而懂得剖析文章,深入理解文章,真切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

陆东玲:听完孙校长《思辨性阅读的思考与探索》的讲座,我不禁深思: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也需要锻炼思辨性阅读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思维逻辑能力,才能引导引导学生懂得批判性的阅读,学会对阅读文本提出问题。

潘佳萍:经过学习,我对思辨性阅读有了更深的认识。思辨性阅读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要改变观念,关注学情,努力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思辨过程可见,促进学生思辨阅读能力的提高。

冯晨姝: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可以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分析质疑,多元解读,真正实现思辨性阅读。

每一次学习,都让老师们对新课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新课标学习的道路上,高新区二小的语文老师们还将继续——研读新课标,创新教学方式,打造高效课堂。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高新区第二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