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存高远 脚踏实地
——记信息科技备课组新课标学习活动
2024年3月19日,信息科技组内教师共同观看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院长熊璋教授开设的专题讲座《从0到1》。
熊璋教授重点分析了“信息科技课”列入必修课的重要意义,以及“信息技术课”更名为“信息科技课”的深刻内涵。如果把以前选修的“信息技术课”比喻成“0”,那么现在纳入必修的“信息科技课”就是“1”,0已经不能够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了,现在教育部把信息技术改为信息科技,并且列入必修,这是从0到1的巨大转变,也必将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聆听熊璋教授的讲座,不仅是一场语言文字的文化之旅,更是一场基于核心概念设计促进观念建构的信息科技课堂学习之旅。新课标的贯彻落实,需要每一位一线教师的切身探索和实践。

学习心得
朱逸飞:《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后,信息技术改为信息科技,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作为一线信息老师,最近我继续认真研读,结合培训和专家教授解读,深入学习和理解这74页厚重信息科技新课标,真正感觉信息科技课程走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信息科技课程围绕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等六条逻辑主线开展,围绕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方面。
一方面,要求从实践应用出发注重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提升知识迁移能力和学科思维水平。
另一方面,创新教学方式,以真实问题或项目驱动,注重创设真实情境,鼓励“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项目和问题引领下能够用所学知识创新型地解决真实问题。
无疑,信息科技新课标的变大是很大的,对我们一线信息科技老师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要真正践行新课标理念,要先具体了解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