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材内容不适合单元大观念下所提出的子主题时,教师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对教材中的语篇进行文本再构,整合新旧知识,将内容设计得更丰富,更具情境性。 (二)创设生动真实的语境,促进学生的文化体验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真实的语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不同的文化。教师根据不同的主题,设计相应的语言情境,通过观察图片,观看视频等不同的活动,让学生能够有表达的欲望,从而将文化体验能够从语言中加以体现。 (三)注重文化差异的比较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介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帮助学生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真实地感受到不同地区或国家的不同的文化,感受到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讨论,让学生深入思考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点以及背后的原因。 (四)结合课外活动和实践项目,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课外活动和实践项目,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分工与活动,明确彼此的职责与任务,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与合作能力。 指向文化意识培育的小学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资源开发的路径 根据文化意识在各学段中的具体表现:比较与判断、调适与沟通、感悟与内化,确定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和语篇教学目标。同时开展文化调研,删选、整合、自创资源,形成单元整体的教学资源库。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将文化意识的培育融入到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的英语活动中,从而形成有效的教学路径。
图1 (一)立足单元主题 建构可视化结构图 在指向文化意识培育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资源开发中,聚焦单元主题并形成可视化结构图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通过明确单元主题内涵,分析单元个板块内容与主题的联系,建构可视化结构图,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