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柒柒小镇:小学职业启蒙的实践研究

作者: 时间:2025-04-10 点击数:

一、课题的背景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职业启蒙教育逐渐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是学生认知发展、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职业启蒙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社会分工、培养职业意识,还能促进其综合素质发展,为未来生涯规划奠定基础。

1.教育发展趋势:全球视野下的职业启蒙

    国际上,职业启蒙教育已纳入许多国家的基础教育体系。例如美国通过“职业集群”课程,引导小学生探索不同职业领域; 日本在小学开设“职业体验日”,通过模拟实践培养社会认知; 德国注重“劳动教育”,将职业启蒙融入学科教学。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提出“加强学科实践,注重与生活、社会的联系”,为职业启蒙教育提供了政策依据。

2.现实需求:社会转型与人才培育的挑战

1)社会需求变化:

    人工智能与产业升级加速职业迭代,未来社会需要具备创新力、适应力的复合型人才,职业启蒙教育能帮助学生建立开放、动态的职业认知。

2)个体发展需求:

    当前小学生普遍存在“职业认知模糊”“理想职业单一化”现象(如过度集中于明星、网红等职业),亟需通过启蒙教育拓宽视野。

    小学生普遍对职业的认知较为模糊,缺乏对不同职业的了解,导致他们对未来的职业选择缺乏清晰的认识。许多小学生的理想职业集中在少数几个热门职业(如明星、网红等),缺乏对其他职业的了解和兴趣,导致职业选择的单一化。这主要是由于传统教育过于偏重学科知识,忽视了职业与社会的关联,导致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生涯规划意识,难以应对未来社会的职业变化和挑战造成的。

    小学生需要通过职业启蒙教育拓宽视野,了解更多的职业类型及其特点,培养多元化的职业兴趣,为未来的职业选择和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职业启蒙教育不仅帮助学生了解职业,还能通过职业体验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正确的价值观,帮助他们形成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教育体系短板:

    传统教育偏重学科知识,忽视职业与社会关联,导致学生缺乏实践能力与生涯规划意识。

3.政策导向:国家教育改革的推动力

   “双减”政策背景:减轻学业负担后,教育需更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职业启蒙成为课后服务、综合实践活动的创新方向。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认知偏差

    部分学校与家长认为职业启蒙“过早”或“影响学业”,将其边缘化

2.资源匮乏:

    缺乏系统化课程设计、专业师资及社会支持(如企业、社区联动不足)

3.形式单一:

    现有活动多局限于“职业讲座”“参观体验”,未形成常态化、融入学科的教学模式。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趋势分析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Parsons)提出的特质因素理论,强调个人特质与职业类型的匹配,为职业启蒙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这一理论在发达国家被广泛用于职业指导之中,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国外职业启蒙教育的实践形式多样。加拿大的实习计划鼓励学生参与实际工作,体验职业环境;芬兰的教育系统注重学业与职业的结合,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术教育和实践技能培训;瑞典则注重职业导航和咨询服务,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目标。国外职业启蒙教育的研究还关注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更注重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和基本职业技能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

    我国职业启蒙教育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理论方面,研究者们探讨了职业启蒙教育的内涵、目标、内容和实施策略等。他们强调职业启蒙教育对于青少年职业认知、职业兴趣和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实践方面,一些学校和机构开始尝试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活动。如组织职业体验活动、开设职业启蒙课程、邀请职业人士进行讲座等。这些实践探索为职业启蒙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经验。

我国职业启蒙教育的研究还存在问题:由于职业启蒙教育起步晚,相关研究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框架和理论体系。实证研究、个案研究和创新性的理论研究相对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价值

1.研究意义、价值:

    本课题研究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将职业启蒙、职业体验、职业规划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在柒柒小镇的实践体验课程中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中的挫折与失败,形成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价值观。

1)帮助小学生建立初步的职业认知

    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职业启蒙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初步了解社会的职业分工,认识不同职业的特点和价值,避免职业认知的模糊和单一化。通过柒柒小镇的职业体验活动,小学生能够在模拟的真实场景中体验不同的职业角色,如医生、消防员、银行职员等,从而形成对职业的初步认知,激发他们对未来职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培养小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责任感

    小学生的职业兴趣往往受到家庭、媒体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容易集中在少数热门职业上。职业启蒙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对多样化职业的兴趣。通过柒柒小镇的职业体验课程,如烘焙、种植、养殖等,小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感受到不同职业的乐趣和挑战,逐步培养对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容易遇到挫折和困惑,职业启蒙教育可以通过职业体验帮助他们正确面对失败,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柒柒小镇的职业体验活动不仅仅是技能的学习,更是心理素质的锻炼。例如,通过模拟消防员的工作,小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培养应对挑战的能力。

4)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职业启蒙教育不仅仅是职业知识的传授,更是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职业体验,小学生可以提升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柒柒小镇的职业体验课程设计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如将职业体验与德育、劳动教育相结合,帮助小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5)家校社协同,形成教育合力

    小学生的职业启蒙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通过家校社协同,可以为小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职业启蒙资源。柒柒小镇的职业体验课程设计注重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如邀请家长参与职业分享、组织社区职业参观等,帮助小学生在更广泛的社会环境中了解职业,形成教育合力。

2.创新之处:

1)以职业体验驱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通过职业体验,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更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也让品德修养得到提升。

2)以职业体验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将德育活动、跨学科主题式学习、综合实践活动高度融合,以职业体验为切入,注重课程的体验性、实践性、生长性,实现校内、校外联动,拓宽育人途径,为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打下基础。

以柒柒小镇实践基地的电影院作为职业故事启蒙,以高铁作为职业服务启蒙,以消防、医院、派出所作为职业安全启蒙,以烘焙、种植、养殖作为职业劳动启蒙,以银行、邮局作为职业技能启蒙,基于柒柒小镇的四个园子、七大场馆构建关于职业启蒙的系列课程,帮助学生建立关于职业启蒙的认知体系。

五、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柒柒小镇

   “柒柒小镇”不仅是简单的角色扮演或职业体验,更是让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同时也是学生培养职业兴趣和责任感的重要平台。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和完成任务来体验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帮助学生理解每个职业承载的社会责任和价值,从而进行职业故事、职业安全、职业劳动等实践启蒙活动。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为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奠定基础。该课程的实施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柒柒小镇”能够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和成长,更好地了解社会和自我,为未来的职业规划和人生发展做准备。

    柒柒小镇: 《现代汉语词典》中,“柒”是“七”的大写。“柒柒”有繁 荣昌盛、才华横溢之义。以“柒柒”为小镇名,是对学生在百川园健康成长, 幸福生活,学业有成的美好期许。 柒柒小镇是一个模拟生活场景、社会场景的 场域群,具有小镇应有的一些基本设施,如银行、邮局、电影院、高铁站等。 柒柒小镇的建设,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开放的学习空间,更多样的学习资源,更多元的学习方式和更真实的学习情境,为他们探索、学习、体验创造条件。“柒柒小镇”不仅是简单的角色扮演或职业体验,更是让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同时也是学生培养职业兴趣和责任感的重要平台。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和完成任务来体验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帮助学生理解每个职业承载的社会责任和价值,从而进行职业故事、职业安全、职业劳动等实践启蒙活动。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为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奠定基础。该课程的实施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柒柒小镇”能够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和成长,更好地了解社会和自我,为未来的职业规划和人生发展做准备。

2.职业启蒙

    职业启蒙包含多个内容的教育过程,目的是为了帮助青少年认识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了解各种职业的特点、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职业发展前景等,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职业启蒙关注青少年的自我认知,有助于他们清晰地认识自己,学习如何制定职业目标、制定职业规划,并了解如何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这有助于他们更加有目标地学习和发展,从而为未来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提供指导。

3.小学生的职业兴趣与认知

1)兴趣探索

    通过参加学校的柒柒小镇实践课程,学生可以亲身体验不同的职业领域。学生通过赶集、观看电影、小浪花活力系统兑换等活动扮演不同的职业角色,初步感受职业的乐趣和挑战。通过阅读职业相关的书籍、观看职业介绍的视频或参加红领巾寻访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培养对某些职业的兴趣。

2)职业认知

    学生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接触,了解到社会上存在各种各样的职业,比如医生、教师、警察、科学家、艺术家等。他们开始认识到每种职业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通过家长、老师的介绍或媒体的展示,学生可以初步了解某些职业的日常工作内容。例如医生是治病救人的,教师是教书育人的,工程师是设计和建造建筑物的。他们开始认识到每种职业都是平等的、都在为社会做出贡献。

3)教育与职业的关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逐渐认识到,学习是未来职业选择的基础。他们开始理解,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掌握未来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开始了解不同学科与未来职业的关联。例如,数学学得好可能有助于成为工程师或科学家,语文学得好可能有助于成为作家或记者。虽然学生的职业规划还处于初步阶段,但他们开始意识到,未来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职业,并为此做好准备。

六、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儿童发展理论:认知与社会化基础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小学阶段(7-12岁)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能够通过具体事物进行逻辑思维,但抽象思维能力有限。职业启蒙需以体验式、具象化活动(如角色扮演、实地参观)为载体,帮助学生理解职业与社会分工。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该阶段儿童面临“勤奋感 vs自卑感”的冲突,职业启蒙可通过任务完成与成果展示(如模拟工作项目),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责任感。

2.职业发展理论:生涯教育的早期渗透

舒伯(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

    舒伯提出生涯发展是贯穿终身的连续过程,成长期(4-13岁)是职业兴趣与价值观萌芽的关键期。小学职业启蒙需通过探索性活动(如职业体验日),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职业自我概念。

霍兰德(Holland)职业兴趣理论

职业兴趣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等六类,职业启蒙应设计多样化职业场景,引导学生发现自身兴趣倾向,避免过早固化职业认知。

3.教育学理论:实践与经验的整合

杜威(Dewey)“做中学”理论

    强调通过真实情境中的实践促进学习。职业启蒙需打破课堂边界,设计劳动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行动中理解职业价值。

加德纳(Gardner)多元智能理论

职业启蒙应尊重学生智能差异(如语言、逻辑、人际智能等),提供差异化职业探索路径(如艺术创作、科学实验、团队协作任务)。

4.社会学习理论:观察与模仿的作用

班杜拉(Bandura)社会学习理论

    儿童通过观察榜样行为形成认知。职业启蒙需引入职业人士分享、家长职业访谈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职业角色认同。

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生态系统理论

儿童发展受家庭、学校、社区等多层环境影响。职业启蒙需构建家校社协同机制(如企业参访、社区实践),形成教育合力。

5.劳动教育理论:价值观塑造的根基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

    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职业启蒙需渗透劳动创造价值的理念,通过校园种植、手工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态度。

中国新时代劳动教育政策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与职业体验结合”,为职业启蒙提供政策支持与实践方向。

6.建构主义理论:主动探索与意义生成

维果茨基(Vygotsky)最近发展区理论

    职业启蒙活动需设计“跳一跳够得着”的任务(如简单职业模拟),在教师或同伴支持下,帮助学生从现有水平向潜在水平发展。

情境认知理论

知识在真实情境中才有意义。职业启蒙需创设职业相关情境(如模拟超市、医院),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理解职业能力要求。

7.政策与时代发展理论:社会需求的回应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提出“推动普职融通”,职业启蒙是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衔接的桥梁,需融入创新、绿色、科技等时代主题(如人工智能、碳中和相关职业)。

未来技能框架(世界经济论坛)

    未来人才需具备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等核心素养,职业启蒙可通过项目式学习(如设计环保方案)培养相关能力。

以上理论共同指向小学职业启蒙的实践原则:

1.儿童中心:活动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与兴趣特点

2.实践导向:通过真实体验促进职业认知与价值观内化

3.多元协同:整合学校、家庭、社会资源形成教育生态

4.动态发展:内容需随社会职业结构变化持续更新

七、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目标

1)人文目标

    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通过职业启蒙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尊重劳动、尊重职业的价值观,理解每种职业的社会价值和意义,避免职业认知的单一化和片面化。

塑造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职业体验和职业故事,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失败,形成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职业启蒙课程,帮助学生理解职业背后的社会责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意识。

2)能力目标

    提升职业认知能力:通过柒柒小镇的职业体验课程,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工作内容和所需技能,拓宽职业视野,避免职业认知的模糊性。

培养实践能力:通过模拟职业场景和任务完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发展职业规划能力:通过职业启蒙教育,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引导他们进行简单的职业规划,为未来的职业选择和发展奠定基础。

3)体验目标

    丰富职业体验:通过柒柒小镇的模拟职业场景(如电影院、高铁、消防、医院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增强对职业的感性认识。

增强职业兴趣:通过多样化的职业体验活动,激发学生对不同职业的兴趣,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职业倾向,避免职业选择的盲目性。

促进自我认知:通过职业体验和职业启蒙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性格特点,促进自我认知的发展,为未来的职业选择提供参考。

4)师资队伍建设

    组织教师参加职业启蒙教育的专题培训,学习职业启蒙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邀请职业启蒙教育专家、职业人士进行讲座或工作坊,帮助教师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需求。

    通过教学研讨、课例研究等方式,提升教师在职业启蒙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和评价方面的能力。鼓励教师参与职业启蒙课程的开发与创新,设计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职业体验活动。

    组织教师参与职业体验活动,亲身体验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增强教师的职业认知和实践能力。建立教师与职业人士、企业、社区的合作机制,帮助教师积累职业启蒙教育的实践经验。

    建立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平台,分享职业启蒙教育的教学案例、课程设计和实践经验。鼓励教师与职业人士、企业、社区合作,共同开发职业启蒙课程,丰富课程内容和形式。

2.研究内容与重点

1)开展基于柒柒小镇场域的职业启蒙课程的理论认识的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

2)对基于柒柒小镇场域的职业启蒙课程资源进行开发研究自主设计合适的教学目标、内容,形成体系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

3)职业故事课程、职业安全课程和职业技能课程的开发研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构建包含不同主题模块的课程框架。

研究内容

1)基于柒柒小镇场域的职业启蒙课程的理论认识

    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探讨柒柒小镇场域特征与小学职业启蒙教育的关联性、适配性和支撑性,形成对职业启蒙课程的理论认识。分析柒柒小镇作为职业启蒙教育平台的独特优势,研究其如何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帮助学生理解职业分工和社会责任。

2)基于柒柒小镇场域的职业启蒙课程体系的构建

    设计职业启蒙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形成系统化的课程框架。结合柒柒小镇的七大场馆(如电影院、高铁、消防、医院等),开发多样化的职业启蒙课程模块,涵盖职业故事、职业安全、职业技能等方面。

3)职业故事、职业安全和职业技能课程的开发

    开发以职业故事为核心的课程,通过职业人物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职业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开发职业安全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中的安全知识和应对措施。

    开发职业技能课程,通过实践性活动(如烘焙、种植、银行操作等)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

4)职业启蒙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研究如何通过职业启蒙教育帮助学生正确面对挫折与失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探讨职业体验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如何通过职业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5)家校社协同机制的构建

    研究如何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资源,形成职业启蒙教育的合力。探索企业、社区等外部资源如何参与职业启蒙教育,提供真实的职业体验机会。

研究重点

1)柒柒小镇场域特征与职业启蒙教育的适配性研究

    研究柒柒小镇的模拟场景如何与小学职业启蒙教育的目标相匹配,如何通过具体的职业体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职业分工和社会责任。探讨柒柒小镇的七大场馆(如电影院、高铁、消防等)如何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职业启蒙课程。

2)职业启蒙课程的系统化设计

    研究如何构建职业启蒙课程的目标体系,确保课程内容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能有效提升他们的职业认知和实践能力。探索职业启蒙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确保课程的实施效果可测量、可评估。

3)职业故事、职业安全和职业技能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开发职业故事课程,通过职业人物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职业的社会价值和意义,避免职业认知的单一化。

    开发职业安全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中的安全知识和应对措施,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开发职业技能课程,通过实践性活动(如烘焙、种植、银行操作等)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职业启蒙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研究职业启蒙教育如何帮助学生正确面对挫折与失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探讨职业体验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如何通过职业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5)家校社协同机制的构建与实施

    研究如何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资源,形成职业启蒙教育的合力。重点探索企业、社区等外部资源如何参与职业启蒙教育,提供真实的职业体验机会,增强职业启蒙教育的实践性和实效性。

3.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职业启蒙为研究起点,在职业启蒙教育中引领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柒柒小镇体验式、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引导下,通过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自己的优势与潜力,树立远大理想,实现健康成长。潜移默化的场景式人格塑造教育方法为更多学校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式。

具体运用以下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

    本课题运用调查研究法了解我校学生对职业的认识,综合运用访谈、问卷调查等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2)行动研究法

    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认真开展行动过程的研究,探索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启蒙教育相结合的实施路径及运作的方法和措施、评价方式与标准、制度与政策支持等,做到行动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在实践中总结与验证,在研究中改进与完善,根据实践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效,分析概括出具有规律性的经验,并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最终形成较为成熟的基于职业启蒙的实践教育,加以推广。

3)课例研究法

    本课题运用课例研究,通过晨会、班会、百川故事会等课堂的研究,探究适合学生的职业启蒙系列课程。其中,“教学设计”是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学预期);“教学实录”是解决问题的做法(教学生成);“教学反思”则描述了“教学预期”的实现程度,即问题解决的效果,也就是对教学的评价。通过系列职业启蒙实践课程的课例研究,探索出有效培养学生职业启蒙的方法。

4)个案研究法

    本课题运用个案研究法,通过班主任、心理健康兼职老师、班级心理委员的访谈,把重点关注学生作为典型个案进行职业规划课程方面的全面跟踪、调查和分析,揭示职业体验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实质作用,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撑性材料。

5)文献调查法

    本课题在选题、方案设计和整个研究过程中,都将运用文献分析法,开展情报资料检索搜集与相关文献的分析研究,进行同类课题的比较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厘清与职业规划等理念、内涵特征及相互关系,掌握最新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与方向引领。

八、研究思路与研究过程

1.研究思路

1以柒柒小镇为平台,构建职业启蒙教育体系

    以柒柒小镇的模拟场景为基础,设计多样化的职业启蒙课程,涵盖职业故事、职业安全、职业技能等内容。通过柒柒小镇的七大场馆(如电影院、高铁、消防、医院等),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培养他们的职业认知和实践能力。

2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职业启蒙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通过职业体验活动,帮助学生正确面对挫折与失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探讨职业启蒙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如何通过职业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3以实践为导向,推动职业启蒙教育的常态化实施

    打破传统课堂的边界,设计劳动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职业价值。通过项目式学习、职业体验日等形式,推动职业启蒙教育的常态化实施,避免形式单一化。

4以多元协同为支撑,构建家校社联动的职业启蒙教育生态

    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资源,形成职业启蒙教育的合力。通过企业参访、社区实践等活动,丰富职业启蒙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增强其实效性。

以动态发展为原则,持续更新职业启蒙教育内容

    根据社会职业结构的变化,及时更新职业启蒙教育的内容,融入创新、绿色、科技等时代主题。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实践,推动职业启蒙教育的动态发展,确保其与时俱进。

2.研究过程

1设计申报阶段(2024年12月—2025年1月)

    成立课题组,进行前期调研,明确研究方向和目标。

    制订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申报工作,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启动。

2实施研究阶段(2025年2—2026年12月)

2025年2—4月:开题论证与全面启动

    进行开题论证,明确研究的具体实施路径。

    全面启动研究方案,开展职业启蒙课程的初步设计和实施。

2025年5月—2026年12月:课程开发与体系建设

    形成职业启蒙、职业体验的相关实践课程,构建职业启蒙课程体系。

    开发职业故事、职业安全和职业技能课程,形成基于柒柒小镇场域的职业启蒙课程框架。

    探索职业启蒙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形成基于职业规划引领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体系。

    通过项目建设成果展示,总结阶段性研究成果。

3结题鉴定阶段(2027年1月—2027年2月)

    全面总结研究成果,形成区域推进经验和典型个案样板。

    汇编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进行课题鉴定。

    推广研究成果,为更多学校提供职业启蒙教育的参考和借鉴。

九、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阶段成果(限5项)

职业启蒙师生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2025.03

职业体验必修课程的设计

活动展示

2026.03

职业启蒙系列案例

教学案例集

2026.06

职业体验选修课程的设计

活动展示

2026.12

最终成果(限3项)

研究报告

结题报告

2027.01

小学职业启蒙研究论文集

论文

2027.01

重点关注学生个案集

个案

2027.01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高新区第二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