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课题研究记录

作者: 时间:2024-09-30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基于“形”概念理解的小学数学实验内容设计与实施方法

课题类别

苏州重点课题

立项编号

2022/LX/01/002/03

出席对象

课题组教师、数学教师

地点

阅览室

时间

2024930

研究主题

提升小学数学实验设计的有效性

所要解决问题

如何借助图形几何领域复习的经验,提升小学数学实验设计的有效性?

研究方法

课堂实践研究

 

 

 

 

 

 

一、介绍活动背景

1.大议题

明确性、重要性、争议性、时效性等

2. 复习课

契合性、重要性

3.长方体、正方体单元

生长性、可塑性

二、教师说课

1.周健《长方体、正方体整理练习(一)》

1)图形与几何领域如何温故知新?

2)紧扣特征,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

3)比较、分类、推理

2.钟长军《长方体、正方体整理练习(二)》

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有什么联系与不同?

瞻前顾后,感悟发展脉络,从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板块沟通联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如何解决有关长方体、正方体的实际问题?

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关注方法与策略,通性通法,模型思想以及整体性。

三、教师评课

1.桂俊婵:两节课都打通了知识间的联系,整体建构。关注到学生易混易错。

2.王婷:两节课的衔接还不够,高度没有提升。

3.袁爽:第一节课抓住特征,在特征上进行复习。

4.吴美芳:是否可以用实物呈现帮助学生理解。都渗透了学习方法等等。

5.王洁:两节课还需要衔接,都用了鱼缸不太好。

6张丽萍:大正方体里面挖可以调到学生主动性,在体积、表面积变化方面做文章,四个小正方体拼的问题也可以调动学生主动性。分类思想来处理解决问题。

7. 张秋霞:大单元整体建构不够,所以用大议题来进行统领。

8. 钟长军:通过两节有关图形的复习课,对于前期有关“形”概念的学习和数学实验设计提供了很多好的经验。

比如:(1)组织有关“形”概念的学习和数学实验设计时,要关注知识间的联系,利用联系促进学生主动实验,主动迁移经验,更好的理解“形”概念。

2)要在实验前进行勾连,实验后进行反思提升。

四、王校长指导

1.新授课,两级核心问题统领(大单元的核心问题,课时的核心问题。)

综合实践课,大任务更加适合;

练习课、复习课用大议题更加合适。

2.关于大议题:同学对话的课堂,讨论、议论、评论等,两节课还不够。

3.议题哪里来?学生易错易混的地方(切、拼、熔、挖等等)

4.第一节课抓特征、温故知新逐步生长,成效显著。第二节课

议题“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联系与区别?”不太合适,讲不清楚谁先谁后,要慎用。

5.复习课还是要板块式进行,图形方面就是从认识和测量两

个板块进行。

 

 

 

 

1.组织有关“形”概念的学习和数学实验设计时,要关注知识间的联系,利用联系促进学生主动实验,主动迁移经验,更好的理解“形”概念。

2.要在实验前进行勾连,实验后进行反思提升。

3.实验要在学生易错易混的地方(切、拼、熔、挖等等)展开。

4.复习课还是要板块式进行,图形方面就是从认识和测量两个板块进行更合适。

物化成果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高新区第二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