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文化意识培育的小学英语大单元教学资源整体开发的实践研究》11月课题研究记录

作者: 时间:2024-11-29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指向文化意识培育的小学英语大单元教学资源整体开发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太仓市一般规划课题

立项编号

出席对象

课题组成员

地点

会议室

时间

2024.11.28

研究主题

指向文化意识培育的小学英语多模态语篇资源的开发和运用——以《6A Unit4 Then and now》为例

所要解决问题

如何根据文化意识培育的目标进行多模态语篇资源的开发和运用

研究方法

课例研究

 

 

 

 

 

 

王秋燕老师: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对于文化意识的分析,从文化视野到文化自信,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逐步地提升文化意识。而观察指标从资源的开发和有效性入手,A1 能否激活学生对四大发明的前认知,理解、感知文化?A2 能否在资源的提取和运用中重构对古代四大发明的认知,形成文化对比。

张莹老师:

B 指标是促进学生文化意识提升的教学活动设计和目标达成。分别为B1 通过补充理解性阅读资源,进行文化的梳理,感知文化。B2 通过语言图示资源支架的搭建,进行文化的对比。B3通过迁移创新思维资源支架的搭建,建构新的认知,达到对文化的深层理解。

茅韵秋老师:

在原来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对课堂和学生的把控太过明显,教学活动的设计太过死板,生怕学生不会,因此紧抓住学生不放,学生没有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并且,就资源而言,新课标指出,学生也是一种资源。

姜娟老师:

我们需要利用学生资源进行教学。而在本节课中,在资源的使用过程中,教师仅仅是单向地给学生提供资源,学生依照教师提供的资源进行学习理解,交流表达,而学生自身对于四大发明的认识与理解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利用。这些问题主意的暴露在再次的试上课堂中,整节课中学生表现出的状态是平静的,并没有显示出对于四大发明的兴趣,活动中也用寥寥无几的语言进行介绍。

 

 

 

 

 

 

 

 

 

 

 

 

 

 

迁移创新类活动中,让学生用字母创作一个能够代表中国人品质的单词,以此来感知印刷的原理。显而易见,这样的活动是低效的,并没有达到学生能够理性表达对四大发明的认知。

观察量表不仅在观察的聚焦点上更加明晰,而且每个小的观察指标都指向教学活动,并且有层层递进的过程,体现英语学习活动观和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物化成果

课例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高新区第二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