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组召开3次研讨会,依据开题报告“三阶段规划”细化月度任务: 第一阶段(2025.4——8月):聚焦《身边的算法》教学模块开发。完成教学内容框架搭建、教学案例设计、配套学习资源(课件、习题、微课视频等)制作,为后续教学实践提供完备材料。 第二阶段(2025.9——12月):深入开展行动研究与策略优化。在实际教学场景中应用开发的教学模块,通过课堂观察、学生反馈收集数据,基于数据分析对教学策略进行动态调整与优化,形成可推广的教学模式。 2.明确成员分工: 文献与评价组:系统梳理近五年国内外与信息科技算法教学理论和计算思维发展相关文献,形成《基于算法逻辑主线发展小学生计算思维的研究》文献综述。 结合教学实际需求与理论成果,开发符合课程目标的计算思维测评工具,包括测评指标体系、测试题目、评分标准等,并完成工具的信效度检验。 实践组:根据课程标准设计课程与教学策略。 3.制定《时间进度计划表》,明确数据收集方式(课堂观察表、学生作品分析等)及阶段性成果提交节点。 |